9月5日下午,舟山市普陀区结合“携手参与慈善.共创美好生活”这个第八个“中华慈善日”宣传主题,组织慈善志愿者在普陀慈善基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中心)开展慈善基地项目宣传活动,努力传播慈善文化,增强公众慈善意识,从而为打造精准参与社会治理普陀新模式贡献慈善力量奠定基础。
“普陀慈善基地是一家采取‘政府扶持、专业运作、社会联动’运营模式建设的慈善公益组织创新孵化平台。”据普陀慈善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地以核心、孵化、联动、运行、强化为总体目标,实行“申请入驻——入驻评估——入驻培育——出壳评估-跟踪辅助”工作模式,致力为处于初创期和发展期的慈善公益组织提供孵化培育、信息政策咨询、能力建设、党建指导、公益资源整合等专业服务,同时通过建立有教育、民政、司法、人社、住建、慈善等16家单位共同参与的“助联体”协作模式,创建特色亮点,促进慈善组织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和参与社会管理。
“项目化”运作推动专业化服务。普陀慈善基地成立以来,一方面涌现了蒲公英志愿者协会、网络义工协会、汇舟公益大干新居民志愿服务队、徵商平安义工队、等多个优秀慈善公益类团队,同时通过困难群众救助帮扶“项目化”运作,实施慈善精准救助,以“义仓义集”、“焕彩夕阳”、“夕阳下的陪伴”等慈善项目帮助困难群众改善家庭生活环境、帮助困难橘农实现增收、帮助新居民子女融入社会等方面,不断提升公益服务水平,推动全区慈善事业发展。同时,社会组织以项目化方式积极参与到为老服务、社区自治、文化发展、矛盾调处等社区治理工作中,初步实现民议民决,文明创建、自治管理等各类治理难题迎刃而解。通过专业服务的开展,社会组织已经成为普陀区社会治理中一支重要的专业力量,社会组织公益服务从一个个“盆景”变为一片片“风景”。
“大宣传”增强公众慈善意识。慈善基地切实加强慈善工作宣传力度,努力传播慈善文化,大力弘扬慈善精神,不断幸喜公众慈善意识。运用敬老与便民服务活动,向参与者免费发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普陀区助联体编印的《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清单》等学习手册与宣传资料,鼓励公众参与慈善事业发展、培育慈善意识、营造形成“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传播慈善文化;积极开展慈善月活动,慈善总会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和爱心企业开展慈善“创益市集”,通过“义集‘益’起来”、“点亮小桔灯”、“环保助振兴”、“公益面面答”等方式,营造全民关注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公益氛围,彰显普陀慈善温度,从而大大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度和参与率。
“多渠道”募集慈善救助基金。积极拓展慈善募捐领域,畅通捐赠渠道,创新筹资形式,广泛吸引爱心企业参与慈善冠名基金捐赠,广泛吸引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慈善事业捐款赠物。“慈善一日捐”是募集慈善救助资金的重要渠道之一,全区16家分会和100多家行政、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带头捐款、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踊跃募捐从中涌现出了不少捐款典型,如年睥参加募捐的退伍老兵蒋如安、离休干部杜英繁、老党员盛海燕等,都是“慈善一日捐”活动实施18年来的代表人物。与此同时,采取“一次认捐、分年支付”、“设立冠名慈善基金”、“定向捐赠”、“留本捐息”等形式广开“筹”路,多渠道募集慈善救助基金,恒尊集团、百润水产、永航海运、东润海运、炜驰集团、凯虹集团等爱心企业积极参与慈善捐赠,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幸福普陀作出了慈善应有的贡献。
“派单式”精准参与 打造社会治理普陀新模式。普陀区慈善基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中心)根据运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按照“问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跟踪”流程,创新建立社会组织竞争性入驻、社会治理问题收集处理项目发包(派单)、跟踪服务评价等四大方面10余个机制,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凸现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社会价值。
在打造精准参与社会治理普陀新模式中,一方面加大慈善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力度,探寻多渠道、多样化、多形式的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扩大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和规模;另一方面坚持慈善组织发展与党的建设同步推进,保证慈善组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同时加强慈善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制订慈善组织人才培养的系统性计划,抓好慈善组织带头人和社工人才的培养,真正打造出一支专业性、实践性强的慈善组织带头人和社工人才队伍。